最新消息 NEWS
首頁 最新消息 產業動態
產業動態
2021-11-17
我國2030年減排目標落後國際 學者:起步慢須衝刺快

剛結束的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大會(COP26)通過2030年要減少45%碳排的決議,而台灣原訂目標2030年僅減少20%,是否跟不上國際減碳腳步,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今(17日)舉行記者會,邀請學者分享COP26現場觀察及台灣跨領域治理機制,與會學者指出,台灣必須再次審視淨零轉型路徑,更須以面對COVID-19疫情的急迫感來完成。「我們起步晚,必須比別人衝刺得更快,否則將面臨更大的衝擊。」

 

COP26決議通過「格拉斯哥氣候協定」(Glasgow Climate Pact),維持將全球升溫限制在1.5°C的目標、2030年碳排較2010年要減少45%、逐步減少燃煤發電等,國際間也陸續宣示淨零排放的國家轉型目標,相較之下,台灣公布2030年較2005年減碳20%,遠遠落後。COP26也釋放出燃煤時代步向終結的信號,長期關注低碳轉型治理的台大風險中心,邀請專家學者於今(17日)記者會,共同討論台灣氣候議題。

 

親自參與COP26的立委洪申翰指出,台灣過去在能源轉型的決心及努力,讓許多國家願意與台灣交流合作再生能源發展,但政府達成淨零路徑不明確,應盡快提出更具企圖心的發展藍圖,加速轉型腳步。

「我們起步晚,必須比別人衝刺得更快,否則將面臨更大的衝擊。」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表示,須以面對COVID-19的急迫感,來完成台灣的減排路徑規劃,政府喊出2050年淨零排放的政策目標,更迫切的是2030年排放減少45%的挑戰。

台大風險中心說明,台灣2019年在人口千萬以上之人均排碳量,為全世界第八名的高碳社會,政府雖然政策宣示2050淨零排放,但是相關科學評估、行政管制與政策溝通的基礎工作,仍有待各界檢視與積極投入。

許晃雄建議,儘速簽訂《氣候變遷因應法》,將完整的氣候變遷衝擊與調適專章入法,並學習英國成立「氣候變遷委員會」,參考各國氣候以及能源轉型經驗,提供政府獨立專家審議意見。

台灣青年氣候聯盟理事長張寒瑋表示,台灣應儘速讓2050淨零碳排目標正式入法,至少跟上2030年減排45%的目標。但他也指出,修法過程須確保氣候正義,提供包括勞工、原住民、環境保育團體等利害關係人參與管道,保障參與氣候政策制定的機制與權利。

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認為,台灣減碳策略的完整性與前瞻性仍稍嫌不足,缺乏有效能的氣候治理組織引導,無法轉型成低碳經濟的共善設會。他說明,台灣轉型的絆腳石是過去建立在「褐色經濟」上的成功,高排碳、高污染、低水電價等發展模式,導致環境與健康成本外部化。

「減少(碳排)是應該要做的,」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認為,補貼減碳就像是企業有排放污染、二氧化碳的權利,是長久以來錯誤的觀念。蕭代基認為台灣應儘速採行碳稅、能源稅與碳費等制度,未來並行碳稅與排放交易;蕭代基建議,政府可主動提案加入、連結或組織國際氣候俱樂部,採行碳邊境稅、相同碳價格,共同成立綠色氣候基金。

https://e-info.org.tw/node/232794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