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上海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臺北複賽於17日、18日舉行!從開始報名到6月30日截止,大賽組委會共收到425個報名專案,包括187個大陸專案、156個台灣專案、40個香港專案、42個海外專案,其中共有220個專案晉級複賽。
兩岸近年在青年創業方面的合作很多,跟前幾年相比,今年台灣參賽團隊的項目突出,還相當具有市場前瞻性。國際創新創業發展協會資深總顧問蔡適陽表示,今年不僅參賽作品數量更多,連兩岸交流、團隊互動、品質、層面等各方面都更加提升,以前創業比較多以科技為主,不過現在連文化創意、生命健康、物聯網等領域都有團隊在涉獵,所以創業的可行性也相對變多。
台旭環境科技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誠榮強調,今年參賽的團隊基本上都很成熟,甚至有些團隊連公司都還沒成立,就已經有產品,並且申請好專利,可以感覺到團隊們都準備得很完整。
大家常常在說要在台灣孵育出獨角獸,而江誠榮也在這次的參賽團隊中看到希望,「有很多團隊已經非常成熟,如果再規劃輔導一下,說不定就能成為一隻小獨角獸!雖然我們定義的獨角獸是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公司,但如果這些團隊有很清楚的商業模式,並且將產品做得很好,要想成為獨角獸不是不可能。
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顧問楊正秋認為,台灣過去太容易把自己固化,永遠都在ODM及硬體的思維裡,團隊應該要將應用層面顯現出來。而楊正秋也針對獨角獸發表看法:「我們確實比較難去培養、挖掘一隻單一獨角獸,所以我們現在正在營建一個生態系,把所有相關的都放進去,經過腦力激盪、交流討論後,可以變成一隻『組合式獨角獸』,這或許更有機會讓台灣團隊走向全球。」
新創團隊不僅是要創造自身的商業價值,更要能透過自己的力量改善社會及法規。實踐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發處產學組洪鉛財以USPACE舉例,USPACE以共享經濟模式打造停車平台,經過與台北市政府周旋的過程,現在北市府已經把車位所有權釋放出來做共享車位,改善了民眾生活上的問題,還解決了政府法規的限制,為台灣打通關,這就是洪鉛財認為一家新創公司必須創造出來的價值!
新聞連結: http://news.knowing.asia/news/0579ca0c-52ee-489c-a6a3-0815c61fa95b